原标题:团林镇大刘家沙沟村刘传春:悉心抚养侄子十六载,用大爱书写人间真情
团林镇大刘家沙沟村刘传春含辛茹苦16载,用坚韧、乐观和爱为支点,将侄子抚养成人,以大爱和真情感动着身边的人。
再难,也得给侄子撑起一个家
(相关资料图)
今年64岁的刘传春,是家中的长子,有三个弟弟。17年前,最小的四弟不幸意外去世,第二年弟媳改嫁,侄子刘家鹏当时只有9岁。
起初考虑当时孩子太小,在哪也不如在妈妈身边,他们希望家鹏能够在妈妈身旁长大。家鹏在新家生活了3个月左右,突然有一天跑了回来,说住在新家不踏实,坚持想住在自己家。“当时,听到只有9岁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,我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。我告诉家鹏,你想住在家里那就住在家里,这里就是你的家。”刘传春说,自打那时起,他就想着有自己一口饭吃就绝不饿着孩子,把他当做自己的儿子一样照顾,让他长大成人。
其实,刘传春的家里并不富裕,他和妻子都是普通的农民,除了种田,便是靠打些零工维持生计,自己家里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儿子。面对突然多出来的一个孩子,家里的压力更大了。但刘传春告诉自己,日子是人过得,苦了自己不能苦着孩子。从那以后,刘传春和妻子肩上的担子更重了,每天接送孩子上学、洗衣做饭、下地干活、照顾年迈的父母,十几年如一日。在邻居眼中他是心地善良、乐于助人的好心人,在父母眼中是孝敬老人的好儿子,在儿子眼中是和蔼慈祥、朴实善良的好父亲。
再累,别人该有的侄子也得有
自家鹏住到自己家里,刘传春心里就暗暗发誓,只有好好抚养家鹏长大成人,才能对得起去世的弟弟,他对家鹏的教育更多于自己的亲生儿子。
在家鹏上学期间,他最担心侄子因家庭遭遇而心生自卑,担心他在学业上走下坡路。因此,平时只要有时间,他就和家鹏聊天,尽可能多的了解他心里的想法,减轻他的心理负担。“我只希望他能和周围的孩子一样,好好学习,将来考上一所好大学,学到一技之长,成为有用之才。”刘传春说。
一路走来,刘传春的爱让家鹏和其他孩子一样,健康快乐地成长着。家鹏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,中考以723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了临沂一中。“家鹏自小聪明懂事,有时候懂事的让我们心疼。”刘传春说,在家鹏上高中的时候,他去亲戚家串门,“为什么家鹏从来不上补习班?”亲戚一句无意的话让刘传春愣住了。“家鹏学习一直很用功,从未让我们操过心,我们夫妻俩都是庄户人,也不懂什么补习班。”刘传春了解到,补习班费用并不低,对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来说,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
回到家后,刘传春第一时间找到家鹏。“你要不要报个补习班?”面对大伯的问题,家鹏笑着说自己不需要报补习班。“家鹏说补习班没用,都是为了赚钱的。我知道他是心疼钱不想我太累。”刘传春说,“我宁愿自己累点,只要对孩子有用的,再贵也值得。”最终,刘传春坚持给家鹏报了补习班。家鹏也很争气,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南湘潭大学。
苦尽甘来,三个孩子长大成人
在家鹏心里,他早就把刘传春当成自己的父亲了。“这么多年来,不论是生活还是学习,大伯、大娘一直悉心照顾我,大伯和大娘就是我的父母。”简单的一句话,传达出的是家鹏对刘传春的爱和感激。这16年来,是刘传春的爱让他无忧成长,也是刘传春的爱让他努力学习、不断进步。
善良是人的本性,也是无私奉献的源泉。刘传春含辛茹苦把家里的三个孩子都抚养成人,他用大爱,温暖了自己的孩子,换来了他们的幸福人生。刘传春的两个儿子相继在枣庄师范学院和中国海洋大学毕业,现在都有稳定的工作,并且相继成家立业,侄子刘家鹏正在湖南湘潭大学读研二。
刘传春为人心地善良、淳朴厚实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的真谛。他将这善和爱集合于一身,并用自身的行动践行着。他的善和爱,影响着身边的人,让人感动,令人敬佩。他的善和爱,谱写着人性的善良与美丽、谱写大爱无疆的篇章。
关键词:
Copyright@ 2015-2022 欧洲文娱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 联系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